保险业年度10大事件转折的一年草蛇灰线

  新闻资讯     |      2024-05-25 12:46

  保险业年度10大事件转折的一年草蛇灰线年初,监管架构调整,5年前成立的银保监会没了,金融监管总局在其基础上组建,并纳入更多职能。“一行一会一局”格局形成,新时期开启。

  保险业偿付能力普遍承压,永续债首现保险业,全年险企发债超千亿元,仅12月份发行规模就超过了去年全年。

  代理人数继续下降至291万人,行业已不再像往年对此抱有期待,多家公司进行代理人改革,中国人寿取消新人津贴,行业推动执行代理人分级。

  资本市场动荡、利率下行,行业利差损风险增大,3.5%预定利率产品停售引发停售潮,4年后行业保费增速再会双位数。为降险企风险,渠道整顿,降手续费,“报行合一”从财险行业延伸至人身险业。

  大型险企动作不断,行业资产处置加速,股权架构、持股比例屡出新例……今年的保险业注定与众不同。

  5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挂牌,银保监会摘牌, “一行一局一会”新格局加快形成。继2018年中国银保监会组建之后,金融监管格局今年又迎来重大调整。

  早在今年3月,中央、国务院印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其中多项涉及金融监管领域: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组建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统筹推进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改革……

  监管机构职能方面,金融监管总局除承接原银保监会相关职能,将原央行金融消费者保护、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的日常监管职责,划入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根据《方案》中央层面的改革任务力争在2023年底前完成,地方层面的改革任务,力争在2024年年底前完成。目前,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及地方局“三定”已相继公告。

  此轮改革通过构建“一行一局一会”的金融监管格局,把所有的合法金融行为和非法金融行为都纳入监管,在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上形成全覆盖、全流程、全行为的金融监管体系。

  根据观潮财经获悉的中保协《保险市场观察》报告显示,截至今年前三季度,人身险公司个险营销员人数291.03万人,同比下降19.55%,降幅相较前值收窄9.56个百分点,个险渠道营销人员规模已下降回到2009、2012年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这个数据是在册人力,而非实动人力。基于代理人年龄层结构分化与社会求职意愿的巨大变化,以及业内机构对于加快建立精英化代理人团队的共识,有相关人士预测到明年底,此规模将继续降至百万级别。

  此外,据观潮财经获悉的《中国保险中介市场生态》显示,最近5年代理人数量大幅下降,代理人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等发生了巨大变化:35岁以上人群占比大幅攀升,由2018年的52.2%增至85%,成为营销员大军的主力。进一步来看,45~54岁、55岁两个年龄段人群的占比大幅提升,占比直接由2018年的16%飙升至46.9%,成为绝对主力。这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代理人群体的后继无力。

  据人社部发布的各季度“最缺工”的 100 个职业排行,连续多次排行第一的均为销售。而在企业端对需求最大的销售岗位,却是应届生求职意向最低的,占比仅为5%。未来代理人队伍的维持压力重重。

  11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个人保险代理人销售能力资质等级标准(人身保险方向)(讨论稿)》,将保险代理人拟设四个等级,从低到高分别为四级(初级)、(中级)、二级(高级)、一级(特级)。

  随着代理人分级制度以及寿险转型背景下,代理人精英化成大势所趋,将有助于寿险企进一步挤干行业水分,稳步实现行业发展提质增效。

  截至目前,已有21家保险公司合计发行债券1101.7亿元,同比大增391%。单12月就有7家险企发行规模共计382.7亿元的债券,超过去年整个年度的224.5亿元。

  从债券类型看,今年险企发行的债券主要为资本补充债券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以下简称“永续债”),其中保险公司发行永续债为今年首次开闸。11月,泰康人寿发行了首只保险公司永续债,12月,光大永明人寿发行12.7亿元永续债,截至目前已有6家保险公司累计发行永续债337.7亿元。

  有研究观点认为,受制于行业整体盈利能力较弱,出于资本补充需求,保险公司通过股权融资往往难度较大,在监管政策放开的背景下,预计保险公司的债权融资需求将大幅提升。

  保险公司补充核心资本的压力不断上升。2022年,“偿二代”二期规则开始实施,针对寿险公司核心资本的认定趋严,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尤其是核心偿付能力出现大幅下滑,险企增资发债的需求增加。

  今年银保渠道的整顿可谓对行业影响深远,“报行合一”从财险业推进至人身险行业,渠道格局也面临着重大变化乐竟体育

  2024“开门红”临近,如果外部条件不变,按照2023年的趋势,新一年又将是银保渠道独大的局面。但随着连续降准降息,利率进入下行通道,利差损、费差损风险积聚。为降风险解决行业困境,今年七月以来银保新政策不断。

  7月下旬,几十家寿险公司分三批参加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举行的座谈会,议题即银保业务手续费自律约定。

  8月22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下发《关于规范银行代理渠道保险产品的通知》对银行保险渠道以不合理佣金狂热追求规模行为进行约束,要求人身险公司结合公司实际,根据发展水平、盈利状况、管理能力等,细化完善费用结构,审慎合理地确定费用假设。详见《重磅!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还是对银行保险下手了!》。

  9月18日观潮财经《多家保险公司银保渠道暂停,是真的么?》一文中详述,大型险企接到窗口指导乐竟体育,暂停银保渠道,落实“报行合一”政策进行系统升级,前行后效,大小险企银保渠道闻风关停。

  同日,观潮财经收到银保渠道手续费大降的消息,银保渠道手续费由之前的40%下降至14%,下调幅度超过60%。

  所以梳理下来就是,今年下半年开始,监管赶在2024年“开门红”之前大力整顿银保渠道,调降手续费,引导行业落实“报行合一”。先是在7月吹风沟通,8月政策规范,9月暂停渠道落实整改,10月起深抓落实加大查处力度。并且,监管多次非公开会议透露出的信息显示,“报行合一”极有可能全渠道推广。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动荡,央行多次降息降准,保险产品利差损风险加大,预定利率3.5%产品被监管叫停。也因此引发了一波停售潮,行业业务增速重回双位数。

  今年3月,原银保监会向23家寿险公司发布调研通知,调研内容包含降低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对保险公司的影响等。此后,多家机构接到通知,要求做好6月30日之前停售预定利率3.5%人身险产品的准备。

  7月8日,观潮财经获悉,之前一天中国人寿召开视频会表示,监管机构已正式电话告知公司,除尊享福、惠享福、康宁保(众鑫版)三款产品以外,其他所有该类产品均将于7月31日停售。

  随后确认,8月1日起,在售定价利率高于3%的人身险产品停止销售。正因此引发了一波保险产品停售潮,使低靡的保险销售业绩暂时出现一个小,

  历经4年后,保险业务增速重回两位数 。根据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保险行业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2.54%,截至今年11月,保险行业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9.63%,2018年、2019年、2020年这三年,保险全行业保费同比增速分别为3.92%、12.2%和6.12%。这是自2019年之后的四年来保费收入增速首次回到双位数增长。

  随着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加快推进,年内5家问题险企处置基本完成重新进入正轨,另有多家险企处置迎来重大进展。

  海港人寿成立,恒大人寿的资产处置明确。根据天眼查消息,海港人寿6月28日成立,注册资本150亿元,法定代表人朱迎,总经理乔宁,5家股东中有2家国资。10月,金融监管总局深圳监管局负责人表示,恒大人寿严重资不抵债,监管部门已对其实施贴身监管并开展风险处置,目前公司经营稳定。

  今年“明天系”的四家公司处置也基本完成。2020年,央行针对“明天系”金融版图着手进行资产拆解;同年7月,原银保监会对“明天系”旗下平台公司天安人寿、天安财险、华夏人寿、易安财险实施接管。3年后,上述公司处置结果悉数公布。

  易安财险接受比亚迪汽车工业全资收购,并于今年5月获原银保监会批准,成为首家被车企100%控股的保险公司。

  今年6月底中汇人寿获批开业,天安人寿的处置迎来大结局,后者的相关业务资产,被纳入由保险保障基金持股20%,中央汇金公司持股80%的中汇人寿乐竟体育

  今年6月,原银保监会批准保险保障基金公司持股40%,九州启航持股60%共同筹建瑞众人寿。新公司设立后,受让华夏人寿相关业务资产及网点人员。

  今年10月底,申能财险获批筹建,上海国资申能集团牵头7名股东100亿注资。天安财险的最终归宿将全部以业务资产打包的方式纳入新成立的申能财险。

  根据观潮财经了解到的信息,君康人寿已经明确被山东济南国资接盘,公司面临迁址、更名、增设分公司等重大变化。

  另外,今年6月,为协助地方政府化解金融风险,太保工作组进驻上海人寿;今年10月,信泰人寿也公告了被浙江国资接手;百年人寿入职近一年的董事长新浩任职资格于今年11月获批,此前就在招兵买马。还有多家保险公司在与地方国资接洽中,最终结果有待官宣。

  11月29日,新华人寿与中国人寿分别出资250亿元共同发起设立鸿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公司,双方各以控股子公司新华资产和国寿资产,分别出资500万元共同设立国丰兴华私募作为基金管理人公司。该基金期限为10+N年,在10年期届满后,可以通过变更备案的方式进行延期,或者经双方协商一致后退出。

  据中国人寿就此对外公开回应称,该基金拟投资于公司治理良好、经营运作稳健的优质上市公司股票;并将根据市场形势把握建仓时机,动态优化策略。

  其中还提到,作为大型寿险公司,与新华保险通过共同设立基金形式长期投资于优质上市公司,可以发挥双方投资优势,是进一步提升资产负债管理、优化投资方式的一种创新和尝试。

  同时,有利于发挥好保险机构投资者的积极作用,拓展保险资金参与资本市场的广度、深度,实现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险企出资规模高达500亿元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向二级市场,在业内实属罕见。有业内券商分析人士指出,大险资的权益投资最优先考虑的是二级市场赚钱效应,此时入市,无疑释放A场的底部信号,从运作期限上来看,500亿资金运作时间超过10年,作为中长期险资入市,更彰显稳定市场的“长钱效应”。

  随着行业内外环境的变化,监管在今年的资产处置中也开了诸多先例。最为特殊的当属瑞众人寿的股权架构,及比亚迪财险的股权特批。

  今年7月,瑞众保险获批开业,注册资本高达565亿元。其中,九州启航股权投资基金持股60%,保险保障基金持股40%,新公司主体受让华夏人寿相关业务资产及其网点人员。

  其中,九州启航的出资人共计12家,除执行事务合伙人深圳深基启航投资发展公司(下称“深基启航”)跟投0.03%,还有11家国资控股寿险公司出资:中国人寿、太平人保、太平洋保险、中国人保、中邮人寿、建信人寿、农银人寿、工银安盛人寿、交银人寿、中银三星人寿、招商局仁和人寿。

  作为执行事务合伙人的深基启航,则由深圳国资委旗下的深圳市深基鹏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中国人寿集团旗下的国寿富兰克林(深圳)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分别出资设立,股比分别为81%和19%。

  另外一个特例则是比亚迪财险,今年5月,银保监会批复同意比亚迪控股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受让易安财险100%股权,更名为比亚迪财险,成为首例民营股东独资的中资保险公司,也是首家车企全资持股的保险公司。

  据申万宏源证券预计,2030年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将达12790亿元。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及销量龙头,使得比亚迪财险仅依靠开展自家新能源汽车的业务,就有可能成为国内最大的新能源车险公司,给财险业的“另类”发展带来想象空间。

  中国人寿作为寿险龙头企业,拥有数量最多的代理人,其在代理人渠道的改革动向对该渠道的未来走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年10月31日,中国人寿的年开放日活动中详细介绍了有关个险营销体系改革情况,围绕改革方向,将聚焦专业化、职业化和综合化,同时还提到取消新人津贴。

  关于个险营销体系改革,中国人寿明确了两大重点改革方向以及两大保障策略支撑。重点改革方向包括“现有队伍专业升级”、“新型营销模式布局”;保障策略支撑分为“建设‘产品+服务’生态”以及“科技精准赋能”。

  新人津贴是保险、银行业针对业务线的新人,在加入公司的第一年内所发放得的补贴。中国人寿副总裁白凯提到,以往公司希望通过发放新人津贴的方式,让新到的低产能人员逐步成长,但此次改革提高员工准入门槛,高素质营销人员只需要专心营销职能,通过职业化发展,在中国人寿获得更高的收入才能留存。因此,新人补贴的发放,在此次个险营销体系改革之后,已经没有必要继续存在。

  中国人寿希望用三年实现个险营销体系改革目标。到2025年,在新型营销布局上,希望以3-5个样板工程带动扩面;而在存量队伍上,则希望个险新单产能较2022年增长30%。

  中国平安至今经历了企业发展的前三个生命周期,公司也从区域性公司一路成长为全球“大而不能倒”保险公司。成立35年,中国平安选择在今年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人事更迭(上一次是其上市前后),这无论对整个平安的发展轨迹,或全行业都有节点意义。

  今年4月底,服务了平安22年的姚波因为个人及家庭原因,辞去联席CEO、常务副总经理等相关行政职务,转任平安的非执行董事,退出核心管理层。其主要分管的集团财务、企划、精算、资金等板块,陆续由平安首席运营官付欣、与张智淳参与负责并完成交接。

  在此之前,中国平安原首席投资官陈德贤在执掌平安投资方向10年后退居二线月,掌管中国平安人力十余年的蔡方方突然转换方向,任平安集团合规负责人。

  9月,中国平安连续发布两条有关人事调整公告,郭晓涛出任中国平安联席CEO,陈心颖因个人及家庭原因辞任。

  回望过去,老一辈平安高管多已更替,中国平安也步入了一个全新时期。随着人事更迭的是,其战略提法的变化。11月6日,中国平安也在其投资者开放日中首次提到了“医疗+养老服务集团”的概念,与之前“综合金融+医疗健康” 差异明显。

  大型险企动作不断,行业资产处置加速,股权架构、持股比例屡出新例……今年的保险业注定与众不同。